“15天完成项目审批,较常规流程提速70%。”湖南天雁副总经理杨国旗对政府服务效率赞叹不已。这家企业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远程校准,订单交付周期缩短30%,成功斩获新能源汽车市场新订单。石鼓区还精准指导企业申报13个国省项目,实现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等多个“零”的突破。
在湖南天雁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化车间里,机械臂舞动、生产线飞转,一台台精密产品鱼贯下线。工业机器人与智能生产线协同运作,正以95%的自动化率精准作业,将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8%。这家深耕汽车零部件领域的老牌企业,通过1.7亿元“新四化”改造,实现年产能30万台突破,服务半径覆盖全国9省市,2024年营收同比增长10.2%。这正是石鼓区实施“原地倍增”计划结出的硕果。
据了解,作为湘南工业走廊核心区,石鼓区以“原地倍增、数智赋能、新区扩容”三大战略破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智能化改造覆盖率达70%,新兴产业投资占比提升至45%,重点企业平均产值增幅超30%。在“送解优”专项行动中,62项企业难题得到破解,1800万元惠企资金精准滴灌,6个技改项目完成3.5亿元投资。
在衡阳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建设现场,施工机械昼夜轰鸣。这个由省政府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建的特色园区,创造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当年入驻”的“石鼓速度”。目前首开区厂房已进入扫尾阶段,13家从事计量检测设备制造、数字经济服务的企业即将入驻,预计5月底投产。园区负责人表示,这里将打造“测量+计量+检测+数字”产业生态圈,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载体。
“我们建立倍增企业库,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培育。”石鼓区科工信局党组书记任晓军介绍,通过“智赋万企”行动,全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改造覆盖率达100%,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提升至82%。湖南汇俊精密机械总经理吴建成表示:“园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措施,让我们坚定了长期发展的信心。”
从传统制造到智能升级,从产业集聚到生态构建,石鼓区的工业转型之路成效显著。未来,该区将继续深化“三大行动”,力争三年内重点企业产值翻番,把智能衡器计量产业园打造成国家级产业标杆,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提供“石鼓样本”。
一审:贺思佳
二审:罗杨杨
三审:范李娜
来源:石鼓融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