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政策法规科 发布时间:2023-09-04
衡科建复〔2023〕2号(B类)
王孟戈代表:
您提出的《雷速体育,雷速直播优化科技创新生态的建议》我局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1.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2022年,我们在全省率先以"两办"名义出台《衡阳市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率先开展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改革,率先开展"创新联合体"建设工作。支持建衡实业等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组建"化工稀酸资源化技术""智能装备线缆"等8家创新联合体;《以"三新"推进"六链"深度融合》典型经验获湖南省委雷速体育,雷速直播的《湖南工作》推介;《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典型经验获《城市经济论坛》推介;《以恒心铸"衡新"》《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实现创新主体倍增》《科技赋能"软环境" 提升企业"创新力"》等改革典型经验获省市改革办、优化办推介,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2.打造人才"一中心四高地"。市委、市政府立足战略全局,优化顶层设计,出台衡阳市"十四五"人才雁阵行动计划及其配套文件,打造衡阳人才"一中心四高地"(打造省域人才副中心;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高地,打造区域产业发展人才高地,区域乡村振兴人才高地,区域民生领域人才高地)。加强科技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培育工作。根据《衡阳市"十四五"人才雁阵行动计划》(衡发〔2022〕9号),一是制定出台《衡阳市外国专家人才引进支持项目实施办法》《衡阳市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支持项目实施办法》《衡阳市科技创新"揭榜挂帅"项目实施办法》《衡阳市科技人才成果转化支持计划实施办法》《衡阳市青年英才支持项目实施办法》5个配套实施办法,着力抓好科技创新人才和团队的引进、培育工作:对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创办企业的,按照前3年纳税额地方财政留成部分予以全额奖励;对于拥有自主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能够实现成果转化、并带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顶尖团队,采取"一事一议、随引随议"的方式,给予最高3000万元的经费支持。如2022年,"一事一议"引团队。量身制定工作方案,引进日本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李颉,实现全职引进院士"零突破"。依托本地企业研发平台或项目,从中遴选一批具有突出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明确的成果产业化规划路线,且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战略布局和科技创新需求的高层次人才团队进行培育,并给予每个团队20万元的经费支持。其中,入选国家级、省级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的,按照奖励资金的50%予以配套。6月9日,中共衡阳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衡阳市科学技术局联合发布《雷速体育,雷速直播开展衡阳市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项目申报工作的通知》。二是积极推进外国专家人才引进政策,为打造科技创新人才集聚高地,鼓励外国专家人才来衡留衡工作,对聘用外国高端人才(A类)和专业人才(B类)的用人单位分别给予10万元/人、7万元/人的经费补助;对外国专家人才在衡工作满1年且续签1年及以上合同的,继续给予用人单位8万元/人(A类)、5万元/人(B类)的经费补助。目前,2022年度外国专家来衡人才引进补助经费255万元正在办理。
3.加大科研经费投入力度。支持企业开展技术研发,2022年争取省级科技项目52项资金2855万元,引导287家企业建立了企业研发准备金制度并备案,155家企业获省级研发奖补资金4682.34万元,同比增长24.3%。支持企事业单位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省市联合基金2022年立项36项争取资金180万元,通过努力2023年省市联合基金已增资至480万元。组织实施2022年市科技创新计划项目,通过实施科技重大专项、重点研发、产学研合作与创新联合体等类别项目,开展核心技术攻关,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全市地方财政科技支出15.85亿元,同比增长35.45%。
4.大力支持平台建设。全市2022年新增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家,新增省级科技创新平台20家。其中泰豪通讯车辆、合力工业获批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分别获得100万元市级配套资金奖励。助推中国科学院地理所与我市共建地理环境综合试验站(衡阳站)。支持南华大学组建国家重点实验室。
5.鼓励资本助力科技创新。创新开发科技贷款保险资金池、融资担保、科技保险、贷款贴息等符合高新技术企业需求的科技金融产品,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信贷和融资担保等金融服务。今年来,衡阳市为140家科技型企业发放157笔知识价值信用贷款4.5亿元,排全省第4。
二、下一步措施
1.实施科技创新环境提优行动。营造人人支持创新、处处鼓励创新、事事呼唤创新的浓厚氛围。一是深化体制改革。以《衡阳市科技体制改革三年行动方案》为主轴,采取"1+N"形式,陆续出台配套改革举措,不断释放创新活力,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二是加大研发投入。找准突破口,明晰工作路径,明确各县市区(园区)、行业部门目标责任。落实研发奖补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研发经费报统培训和调度,提升统计数据质量,确保应统尽统。力争实现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全省平均水平。三是优化创新生态。扎实开展"创新创业大赛""科技活动周"等国、省科创活动。加强监督检查,加强科技诚信建设。发挥科技部门职能作用,促进科技惠民工作深入有效开展。
2.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聚焦省市"关键核心技术攻坚行动",坚持科技自立自强,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持续支持省"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开展科技研发,积极争取国、省科技项目和资金。一是在农业领域。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围绕"两黄两茶一果"优势特色产业,力争实现重大关键技术的新突破及推广应用。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加大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力度。二是在产业领域。围绕"一核两电三色四新"产业链,聚焦共性技术,鼓励开展前瞻技术研发,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培育壮大输变电等创新型产业集群。围绕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强化技术创新,实现产业创新发展。充分发挥衡阳雁城区块链研究院作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进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建设,使之成为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价值链、政策链"六链融合"的典型范例。三是在健康领域。系统布局疾病防控研发攻关。加大医疗技术、中药特色方剂研发力度。加强疾病监测预警和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指挥能力。
3.实施科技创新主体提质行动。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强化"后备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全链条培育。一是完善惠企政策。全面落实"稳增长20条"、省财政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政策措施,严格落实《湖南省企业研发财政奖补办法》,推进落实衡阳市《雷速体育,雷速直播践行"三高四新"战略优化企业奖补投入助推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二是壮大科技企业。健全科技型企业梯度培育制度,建立科技企业库,发展壮大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支持临规企业、潜力企业"小升规",提高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研发活动覆盖面。三是培育新型主体。鼓励企业牵头创建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牵头组建衡阳市创新联合体,自建新型研发机构。
4.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提速行动。聚焦省市"创新成果转化攻坚行动",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立科技成果库,实行产业出题、科技答题、金融助力,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一是强化数字智能技术运用。支持实施一批"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项目,加强数据中心建设。大力支持发展"大智移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壮大"两芯一生态"为核心的计算产业,力争数字经济增长超过全省平均水平。支持推动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及应用,打造一批典型应用场景。二是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运营好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衡阳)分市场,新建潇湘科技要素大市场县(市、区)工作站。不定期组织协调开展高校和科技园区举办科技成果交易专场,促进雷速体育,雷速直播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大联合基金投入,促进企业与高校就基础前沿问题开展技术攻关,组织申报国、省科技奖励。支持高校开展有组织创新和"双一流"学科建设。三是推动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加大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力度,引导银行机构加大科技信贷投入,力争撬动社会资本20亿元。推动科创企业上市融资,尽早实现我市科创板上市企业零的突破。深入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建设衡阳科创港,持续建好长沙银行、湖南银行两个科技支行。
5.实施创新平台能级提档行动。聚焦省市"创新平台建设攻坚行动",强化各类创新平台高效协同创新,布局并推动创新平台提质升级,打造科技要素汇集地、科研攻关主阵地、原始创新策源地。一是推进区域创新。建设更高水平国家创新型城市、"科创中国"试点城市。支持有条件、有基础的单位创建省级及以上创新型县(市、区)、高新区、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农业科技园区。争取创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二是优化科创平台。优化省级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工业设计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的功能布局。积极争取纳入省"四大实验室""四大科技设施"相关科研工作。三是建设培育体系。建立科技平台库,支持成长型企业建设市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科创平台。
6.实施科技人才引培提量行动。聚焦省市"创新人才强基攻坚行动",瞄准战略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才,实施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珠峰"计划,建立科技人才库,打造区域科技创新人才高地。一是强化高层次人才培育。实施优秀专家人才支持项目,打造"头雁方阵",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实施市级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支持项目,给予相应支持并优先推荐申报省企业科技创新创业团队支持计划。实施重点产业骨干人才支持项目,给予个税奖励、优先评定职称等政策待遇。实施青年英才支持项目,给予资金支持、信息共享、导师帮带等综合服务,托举青年科技人才成长。二是细化科技人才引进集聚。"一事一议、一人一策"引进顶尖人才,引育科技领军人才,力争全职引进院士取得新突破。继续沿用"UP"模式,新增一批高层次创新创业团队。继续采用市校企合作引才机制,全力引进博士。采取"三方待遇引博士、编制兜底引硕士、多项补贴引学士、奖补结合引技师、担保融资引创业"模式,统筹各类人才引进工作,不断吸引高精尖缺人才、青年大学生和技能人才在衡就业创业。三是优化创新人才发展环境。进一步扩大用人单位自主权,赋予科研人员更大技术路线决定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度权。扩大科技人才类项目经费包干制实施范围(重大人才项目按协议确定)。健全人才服务体系,加强人才服务窗口建设,推广应用"雁城英才"一体化数字平台,发放雁城英才卡,为人才提供便捷、优质、高效服务。
感谢您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2023年7月26日
责任领导:蒋建军 承办人:邬旭东
联系电话:0734-8869237
抄 送:市人大联工委(2),市政府办(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