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衡阳市工商局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在省局和衡阳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衡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地方经济优化发展环境,强化监管执法优化市场环境,为建设“五个新衡阳”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优化市场营商环境
坚持以“放管服”为主线,持续放宽市场准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强化高效优质服务,不断激发“双创”活力。截至12月底,共有各类市场主体295760户,同比增长21.23%。其中企业59612户,同比增长16.67%,个体户236148户,同比增长22.43%。
(一)坚持放政到底:实施“多证合一、一照
(二)坚持管控到位:一是年报公示率稳中有升。截至
(二)坚持服务到家:积极推行“八零式服务”,做好行政审批事项上接下放,对承接事项认真落实,对下放事项不打折扣。始终坚持只设路标,不设路障,切实做到 “能放则放,能简则简,能快则快”。用足法律“天花板”下的自主空间,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实行商事制度改革后,申请人的工商登记申请文书从31种减少到19种;资料规范从64个减少到30个。改革行政审批方式,只保留16大项41小项特定行业前置审批项目。只要企业申请资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基本做到当场受理,当天领照,行政综合审批效能提高90%。
二、培育创建衡阳品牌,融资维权服务发展
(一)商标品牌助发展。通过政策拉动、宣传发动、典型带动、指导推动、舆论促动等举措,全力推动商标品牌建设。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市有效注册商标18000余件,其中,新增注册商标3500余件。现有中国驰名商标15件,地理标志商标7件,马德里国际商标注册11件。
(二)助企融资解难题。综合运用商标专用权质押、股权质押、动产抵押等多种方式融资解困,推动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多元化融资平台,助企融资解困。市工商局、市个私协会与工商银行、邮政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签订了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定期举办银企融资洽谈会。今年以来,全市工商部门已帮助企业融资 1.87 亿元。
(三)消费维权惠民生。把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作为民心工程、惠民工程来抓,加强12315“四个平台”规范化建设,大力推进“一会两站”和12315“五进”工程,使“12315”成为广大消费者全面知晓、全面信任,工商部门快捷处理群众诉求、有效维护消费权益、依法查处违法行为的“黄金名片”。2018年以来,全市12315和消委系统共接待来人、来访、受理互联网投诉举报、接听消费者电话55525件,,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904.81万元,受理总量已连续三年稳居全省第二位置。
三、加强市场监管执法,构建监管新体系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和查办一批大要案件,有效规范了行业经营行为,有力维护了市场秩序。截至12月底,市局及城区分局共办结一般程序案件340余起,罚没金额入库607.66万元。
一是打击传销有力度。在全市范围开展了“无传销城市”创建工作,先后出动执法人员1304人次,出动执法车辆333台次,捣毁传销窝点24个,教育转化遣返传销人员125人次,公安刑拘2人。查办传销案件2件,行政处罚390万元。二是无照经营有整治。全市工商和市场监管系统共清出无证无照经营433户,引导办照304户,工商部门立案查处6户、抄送函告相关部门35户。三是红盾护农有效果。抽样送检复合肥142个样品,合格11个样品,不合格7个品种,立案查处农资案件22件,结案11件,罚款入库8万元。四是商标保护有实效。开展白酒销售市场、茶叶市场的专项执法和省局交办的“安化黑茶”的专项执法;同时加强商标代理机构监管,严厉查处商标代理违法行为,目前正在查处1家伪造国家商标局公文的商标代理机构。五是广告监管有进展。共开展广告专项整治4次,检查户外广告牌300余块,监测广告4500余条,查处违法广告案15件,罚没款35.54万元。六是网络监管有起色。对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刷单炒信等问题重点整治。查办网络商品交易案件8 起,办结 6起,罚没款3万元。七是合同整治有侧重。检查汽车、房地产、装修、旅游等行业制式合同经营户87户次,收集格式合同78份,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8户,对6件违法合同案件进行了立案。八是质量维权有行动。对家用电子电器、装饰装修材料、儿童用品、手机配件、服装鞋帽等20余种类重点商品和服务开展了商品质量抽查检验工作,共抽样检测349组,查处销售假冒伪劣和不合格商品案件31起,罚没金额18.97万元。